吉因加肿瘤MRD个性化检测全新升级!灵敏度再攀高峰
国家癌症中心2025年数据显示:我国实体瘤患者术后1年复发率高达60%,其中早期肺癌术后5年复发率仍超10%,II期肺癌术后复发风险40-50%。临床证实,微小/分子残留病灶(MRD)是肿瘤术后复发和转移的关键因素。
在第27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24年CSCO学术年会上,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指出:“随着ctDNA在诊断、疾病预测和治疗措施预测等方面价值的日渐凸显,国内外专家已经把MRD技术作为临床肿瘤学的一个重要的指标。未来,MRD将在临床实践中占据突出地位。”
吉因加作为MRD个性化检测临床应用的引领者,依托扎实的数据基础和丰硕的科研成果,2025年4月吉长安®MRD个性化检测迎来跨越式升级,实现检测性能的全面突破,为肿瘤精准诊疗提供更可靠的技术支撑!
一、技术升级:定义行业新标准
1、覆盖更广,检出更多—让更多患者获益
独家组织全景5000+基因检测,20 + 种实体瘤(肺癌、肠癌、乳腺癌等)全覆盖,99% 患者检出≥5个突变。
2、更适用于MRD监测的个性化Panel设计:
根据突变类型量身定制探针,相对于群体探针定制策略,检测深度更高,敏感性更好。
3、灵敏度再攀高峰—更早临床获益
100,000X超高测序深度,独创ER-Seq等多重技术,稳定检出丰度0.01%的ctDNA(LoD)低频突变(部分达0.005%),远超行业共识的0.02%标准线。
二、临床验证充分:推动肿瘤精准诊疗革新
MRD检测的价值不仅在于技术创新,更需临床实证支撑。吉因加联合顶尖专家开展多中心研究,在肺癌、肠癌等高发癌种中积累关键循证证据,为个体化精准诊疗提供科学支撑。
1、肺癌适应性治疗:全病程管理突破
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团队与吉因加合作的“肺癌MRD三部曲”是国内首个贯穿早中期、局晚期、晚期肺癌的系列研究,推动MRD动态监测与个体化适应性治疗方案的深度结合以及适用人群的拓展。
● 早中期肺癌患者:MRD阴性预测值达96.8%,首次定义了潜在治愈人群;发现术后MRD阴性者辅助治疗获益有限,这提示MRD阴性人群的肿瘤负荷极低(接近治愈),辅助治疗有可能并不是必要的。同时探索了II-III期患者复发高峰时段,为MRD监测时间提供了依据。
● 局晚期肺癌患者:创新性提出放疗早期MRD清零概念,放疗期间越早达到MRD清零,其预后可能更好。更为重要的是,若达到早期MRD清零,无论患者是否接受后续的免疫维持治疗,其预后都是相当的。
● 晚期 NSCLC 患者:首次证明由ctDNA指导的适应性降阶TKI治疗策略,晚期患者如果能达到CR(全身无瘤)的状态,同时MRD和肿瘤标记物也是阴性,则可以暂停靶向药物的使用,进入“药物假期”。75%驱动基因阳性的NSCLC患者可获益“药物假期”。ctDNA指导的间断用药模式显著提升生活质量、降低患者负担。
2、肠癌MRD检测——助力免疫治疗更精准
在肠癌MRD应用方面,吉因加也与临床医生保持紧密合作。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彭俊杰教授在2024年CSCO学术年会上表示“上帝为肠癌关上了用药的门,却也打开了一扇液体活检的窗,MRD在肠癌全病程管理中必将大有可为!”
3、参与行业规范建设:推动临床标准落地
深度参与《实体瘤分子残留病灶检测共识》的制定行以扎实的临床数据与前沿科研成果,助力推动国内实体瘤MRD检测技术的规范化临床应用。
三、惠民创新:破解临床落地难题
MRD 检测在临床应用中也面临一些挑战:一方面,国内市面上的 MRD 检测产品价格较高,多为固定次数的套餐形式,通常需一次性支付2~3万元;另一方面,存在重复进行组织基因检测增加成本的问题。
为解决癌症患者面临的问题,吉因加创新推出专业、灵活、高效的检测方案:
1. 提供既往组织基因检测专业评估(不限检测机构),无需重复进行组织基因检测,帮助患者节省检测支出。
● 评估结果符合MRD个性化定制需求→直接进行血液MRD检测;
● 评估结果不符合定制需求→仅需补充【基线 MRD 检测】
2. 提供了灵活的单次支付选项,减轻了固定套餐的经济压力,避免了检测次数浪费。
3. 依托国产化平台赋能引领「快速NGS」新时代,平均15天出首次血液MRD报告,未来将实现10天交付,领跑行业30天交付。
癌症康复是一场持久战,早一步发现,多一份生机!吉因加升级版MRD检测通过灵敏度突破与流程优化,为更多患者提供精准、可及的复发监测方案。如果您对个性化 MRD 检测有需求或需要解读报告,可以在“吉因加健康”公众号进行咨询或联系400 - 166 - 6506。